旅游业统计公报:旅游业对GDP、就业贡献率超10%
发布时间:2018-01-02浏览量:4743

全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在2016年已经达到8.19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1%;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62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6%——旅游业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

11月8日,国家旅游局发布《2016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以下简称《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69万亿元,同比增长13.6%。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杨彦锋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旅游业对经济和就业贡献率增长,反映了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战略性和支撑性地位逐渐突出。“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随着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占居民消费总比重逐步提升,未来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综合效应还会更加凸显。”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无论是国内旅游、入境游还是出境游均呈现逐年提升的趋势。

据《统计公报》内容显示,2016年,国内旅游人数44.4亿人次,收入3.94万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和15.2%,占旅游业总收入的84%。入境旅游人数1.38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收入7949.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5%和5.6%;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22亿人次,旅游花费7273.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3%和5.1%。

2012~2015年,国内旅游收入虽然在提升,但同比增速实际上是在逐年下滑的,到2015年达到低点,为12.5%。不过进入2016年后,这一增速近年来首次触底反弹,国内旅游收入从3.42万亿增长至3.94万亿,同比增长15.19%。

从国内旅游人数来看,2012~2016年,国内旅游人数从29.57亿人次达到44.4亿人次。其中,2013~2016年,国内旅游人数增速连续3年回升,并在2014年突破两位数增长。

国家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全面繁荣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和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旅游业成为社会投资热点。“新时代下,旅游正从小众旅游向大众旅游转变,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从观光旅游向幸福旅游转变。”

旅游业发展到现在,已经到了全民旅游和个人游、自驾游为主的全新阶段,传统的景点旅游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大旅游发展的需要。

“推进全域旅游代表着现代旅游发展的方向,是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表示。

去年年末,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规划》明确指出,加快休闲度假产品开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提升红色旅游发展水平、加快发展自驾车旅居车旅游、大力发展海洋及滨水旅游、积极发展冰雪旅游、加快培育低空旅游。

按照《规划》要求,未来还将培育20个跨区域特色旅游功能区、打造10条国家精品旅游带、培育25条国家旅游风景道、推进八大类特色旅游目的地建设。

广州智汇景区管理公司  北京智汇景区管理公司
克雷埃逊营销策划公司  智汇文旅规划设计院  申智工程咨询公司
CopyRight 2019 广州智汇旅游景区管理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11769号 粤公网安备 44188102000090号
网站建设:唯诺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