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在线旅游的IP时代随着风靡全球的迪士尼乐园落户上海而临近。除官方渠道,国内几大在线旅游网站都成已为迪斯尼首批签约企业。一夜间,在线旅游网站的热门业务皆被迪士尼占据。IP路线,将给在线旅游业带来“真火”还是昙花一现的虚火?可以肯定的是,借力IP只是开疆拓土的一种方式,多元发展、稳固服务才是在线旅游市场的出路。
用户“秒杀”迪士尼门票
6月营业的上海迪士尼主题乐园近日已激起了中国在线旅游市场的千层浪,各类门票业务成为旅游网站的香饽饽,而用户的疯狂“秒杀”也将迪士尼IP热推上了巅峰。
譬如,在阿里旅行开售数秒,多类迪斯尼门票均被一扫而光;携程APP也专设迪士尼入口,开售半日已有上万用户加入抢购大潮。途牛除提供迪士尼门票和酒店的订购外,还推出多条游玩线路,通过整合周边资源,为自助游、自驾游的用户打包更有性价比的套餐。
由大部分在线旅游网站的产品打包情况可以看出,在线旅游网站之所以要争抢迪士尼资源,在于其想通过打包迪士尼业务和周边旅游景点的方式,利用超级大IP带动其他周边旅游产品的销量。
其实,在线旅游业走IP路线并不是从迪士尼开始。随着IP这一概念在旅游市场的发酵,旅游企业已不满足于简单的IP冠名运作,开始以参股、投资、开发平台等方式,深度挖掘IP与旅游结合所蕴含的巨大爆发力,如参股明星演唱会、推出独家专属地、投资自制电视剧等。
为什么IP有如此威力?因为IP代表着个性和稀缺性,稀缺性是商品的核心价值。毋庸置疑,旅游业要迎来的将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未来。
在线旅游市场应理性对待热门IP
作为近年来旅游市场的一剂新鲜血液,IP确实让不少商家重新焕发活力。但目前,我国旅游行业还仅仅处在IP营销最开始的阶段,要让其充分发挥特色,商家还有不少的坎要迈。
其一,商家必须明白,得到热门IP还不等于得到大市场,意外总是在不断发生。当迪士尼热潮过去以后,可持续发展的路线才是在线旅游网站应该长远思索的,而非沉溺于媒体营造的“得迪士尼则得市场”的“梦境”中。同时,比起炒作话题、借机营销、晒销量、争夺用户等,利用此次合作的契机,学习迪士尼这一世界级IP所带来的先进理念,或许也是下一步发展的重心。
其二,在价格战下,在线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凸显。现下旅游行业做IP的确存在难度,多数旅游网站更多的是对他人的资源进行再利用,自己手中很少有核心资源。为何国外的旅游模式发展得比国内成熟?在旅游领域,以日本迪士尼为例,门票收入仅占44%。反观中国景区的运营模式,无一例外,门票占比高达90%。短期的、同质化严重的旅游点,让在线旅游被淹没在茫茫市场中,无法打出自己的名声。
其三,IP利用不得当。同程旅游品牌媒介中心总经理柏敏表示,现在整个市场上的内容太多,通过内容做营销的手段也很多,但所能产生的关注成本确实是昂贵的,动辄上千万元。因为绝大多数内容都不是为企业量身定做的,企业只能通过内容传递相对浅层次的品牌利益点,花的钱或许得不偿失。
优质的创新体验是重点
上海迪士尼这个热门IP被越来越多的旅游商家所利用,它就不再能够成为商家招揽客户独一无二的招牌。所以,不能仅靠拥有IP来打仗,在线旅游多元发展的终点还是要有创新、有优质的体验。
为获得更多流量,旅游与影视、旅游与体育、旅游与金融等各种形式的跨界合作屡见不鲜。通过跨界合作来竞争话语权,说到底还是一场优质IP的争夺战。2016年,在以IP为核心的旅游产业链的搭建下,对于优质资源的开拓、整合、创新、甚至再利用都是在线旅游网站需要深耕的课题。
体育也好,文化也好,或者在其它领域,开发者都需要认真地在目的地或者相关领域发掘亮点,赋予IP产品更多个性、独特的价值观,才能解决同质化严重等问题。譬如,红遍东亚的熊本熊,就是将动漫IP+虚拟明星+旅游,整合再利用,给熊本县贴上一个独一无二的标签,吸引了不少游客。万达旅业副总经理徐道明就表示,旅游产品的策划,需要有一种设计感,资源不一定稀缺,但只要足够有创意,一样能够创造自己的IP产品,从而超越常规的旅游产品。
此外,旅行商业的本质是服务,服务最重要的就是客户的体验感知。旅客越来越注重服务和体验,这是在线旅游企业的机会。但不幸的是,据北京市消协发布的2015年度在线旅游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消费者对在线旅游的满意度并不高,“网上宣传与实际不符”成为最突出的问题。目前我国旅游行业还处在IP营销阶段的初始状态,随着未来IP深入到产品、服务,甚至旅游的每一个环节,服务质量始终是行业需要充分重视的问题。
克雷埃逊营销策划公司 智汇文旅规划设计院 申智工程咨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