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6月获批国家级新区以来,青岛西海岸以先行先试的创新实践和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担当,在几乎“一无所有”的2096平方公里土地上,书写了一段传奇历史。作为国务院批准的第9个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设立之初,便以开放的胸怀、世界的眼光对文旅产业做出长远布局,新区班子主动发挥新区政策优势,大胆创新,真抓实干,推动文旅产业迈向优质发展快车道。
大项目加速文旅产业发展
4年前的6月,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在西海岸诞生,不久之后便在灵山湾畔撒播下一粒影视种子;4年后的6月,海风吹拂灵山湾,为这座崭新的影视之都带来一份“果实”,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将邀请上合组织8个成员国和4个观察员国的电影代表团、电影艺术家、电影企业代表参加,近60部优秀影片参加展映和评奖。
青岛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中国首个“电影之都”。2018年1月1日,《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条例》正式实施。按照该条例中“可在条件成熟的经济功能区实行法定机构管理模式”的要求,新区于2018年3月23日成立了灵山湾影视局,为影视文化产业开辟了更加灵活、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为东北亚区域规模最大、配套最完善、科技水平最高、绿色节能环保的滨海博览城,中铁·青岛世界博览城项目是实现新区会展领域腾飞的新引擎。据了解,世博城项目总投资500亿元,总占地3000亩,项目以会议展览产业和旅游业为引擎,列入山东省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和青岛市重点项目。建成后,将每年举办大型展览50场以上,总展览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参展人数超过300万人次,并提供长期直接就业岗位1万个,间接增加就业岗位5万个,预计每年实现行业收入30亿元,拉动青岛新增GDP200亿元。
特色小镇幻化“千面西海岸”
张家楼镇大泥沟村原本是新区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庄。村民王强说:“自从新区搞文旅产业后,村子一下子变成远近闻名的‘中国江北第一画家村’。”
如今,漫步张家楼,浓浓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在这个被各种色彩涂抹的“油画小镇”,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艺博城迅速崛起,艺术广场、艺术公园丰富着小镇的文化艺术气息。
从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村到多产业发展的现代小镇,从过去只有一个油画作坊发展到现在大小画企20余家,文化产值突破亿元,张家楼镇走出了一条“生态文化立镇、特色产业兴镇”的发展之路。
青岛市委常委、西海岸新区党工委书记王建祥指出,西海岸新区作为山东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有责任、有条件、有能力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走在前列。新区将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讲话精神,统筹规划、科学推进,着力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实现城乡一体融合发展。
“人文风格是特色小镇的生机所在。”新区特色与产业小镇建设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区打造特色小镇追求“高颜值”,无论硬件设施,还是软件建设,都要一镇一风格,有山有水有人文。
绿色发展绘就生态之美
近年来,新区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一幅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美的生态文明画卷正在新区大地上徐徐展开。
青岛西海岸新区拥有上百公里长的优质海岸线,但多年来由于规划不科学,各种水产大棚和养殖池一拥而上,使滨海旅游资源未得到有效开发,有的岸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2016年3月,新区启动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对海岸线进行清理、修复,在还广大市民优美滨海生态环境的同时,通过打造沿海旅游慢行系统,带动了新区滨海旅游的快速发展。
现在,新区滨海慢行系统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系统建成后,新区局部海岸线“靠海不亲海”的情况将彻底成为历史,滨海岸线旅游资源及滨海文化项目将串联成为一体,新区也将升级成为海滨全域旅游和国际级度假休闲目的地。
克雷埃逊营销策划公司 智汇文旅规划设计院 申智工程咨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