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云和县地处浙江省西南部,瓯江上游。近年来,拥有“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云和,依托生态环境条件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培育了以“云和梯田”为核心的旅游品牌。经过十余年发展,梯田景区已经从最初的籍籍无名,发展成为营业收入达千万级的景区。
坚守传统 反哺乡村文明
云和历届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农业作为梯田的根基,以绿色发展为导向,通过举办大型节庆活动等,在保护中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
开犁节是云和对外传播千年农耕文化、传统民间技艺、乡风民俗的重要平台之一,自2006年起,已连续举办12届。历届活动中,不仅有非遗民俗表演、农耕文化体验等传统活动,还有美食节、音乐会、毅行大赛等结合时下热门的“旅游+”活动,也有中国(云和)梯田经济高峰论坛、全球梯田产业经济研讨会等深度交流活动。
如今,梯田脚下的各个村落,仍保留着祭神田、分红肉、犒耕牛、对山歌等古老习俗。重大节庆日,小戏台歌舞喧天,传统花鼓戏热热闹闹演到天亮……村民表示,传统农事和传统表演丰富了生活,同时,本土文化活动和旅游产业的结合,也让村子成为游客聚焦的亮点。
黄力量表示,今后计划在景区内建设集中外知名梯田展示、农产品展销、农旅接待、农业科普教育等于一体的世界梯田博物馆,制作一部刻录千年农耕文明和展示世界各地梯田风貌的立体画册,以文化浸润乡村文明发展,打响“云和梯田”IP。
创新理念 适度开发建设
从名不见经传的山区小县,到拥有享誉中外的“云和梯田”品牌,背后凝聚的是云和全县将旅游作为第一战略支柱产业培育的决心、保护与适度开发相结合的智慧及大力推进梯田景区5A创建的一系列举措。
自云和梯田2011年获评4A级旅游景区后,云和旅游人始终“一步一个脚印”抓实项目、完善配套,从游客角度思考他们的切实需求。2017年4月,云和梯田创建国家5A级景区工作动员大会暨5A创建专题培训会召开,对所有创5A重点项目进行了明确分工,成立了创5A办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今年,云和景区与杭州商贸旅游集团进一步合作,推动索道动工、酒店进驻和各类新业态进入,为景区注入了新鲜血液,充实了游客的游玩体验。
“我们对梯田景区的定位是‘云和全域旅游发展的龙头’,而依托已经形成的‘一城一湖一梯田’三大核心旅游布局,我们又提出一个新概念即‘全域5A’”,云和县委书记叶伯军说,“除了‘云和梯田’推进创建5A景区外,‘云和湖’目前为省级旅游度假区,目标是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木玩童话小镇被省里列为旅游功能的特色小镇,也按照5A标准打造培育。全县将更注重全业态的融合,注重发挥‘旅游+’效应,推动农旅、工旅、城旅、文旅全面开花。”
全民受益 撬动全域振兴
从香菇种植户到现在的民宿老板,崇头镇坑根村党员叶金根实现了“华丽转身”。他2011年开办的“流水问茶”民宿是村里最早的一批农家乐,7年来,年收入达20余万元。
崇头镇是云和梯田景区所在地。过去,崇头农民增收主要依靠食用菌产业,如今依托梯田资源带来的游客,像叶金根这样吃上“旅游饭”的家庭已有几十户,村民们在家门口凭“卖风景”脱贫致富。
为鼓励村民参与,积极推动农家乐民宿发展,云和县先后出台了扶持精品生态农业发展、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地商品、空闲农房二次利用、低收入农户创办民宿等各项政策。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当地村民切实感受到景区发展带来的实惠。除了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升,村民的思想观念也逐步发生变化,他们的眼光不再被”一亩三分田“所局限,这也是我们创5A的最大意义。”朱振华表示,将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建立景区门票和旅游开发收益反哺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反哺农业等,让人民群众增加收入、得到实惠,进而成为梯田保护发展的主体。
克雷埃逊营销策划公司 智汇文旅规划设计院 申智工程咨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