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吉林省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论”,充分发挥吉林以生态资源、气候环境、区位条件等为核心的消夏避暑优势,借天赐“凉”机,不断丰富避暑休闲旅游产品供给,努力将吉林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消夏避暑目的地。
挖掘避暑休闲文化
意见指出,吉林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红色文化、新中国工业文化、黑土地农耕文化等传统文化是地域文明的结晶,既要传承,也要发扬,更要提升。要通过植入避暑休闲元素,丰富形式,拓展空间,延伸内涵,实现再挖掘、再包装、再呈现,使传统地域文化焕发新的光辉,在避暑休闲产业发展中实现文化升级。
在抚松县万达国际度假区长白山大剧院外,记者看到一个巨大横幅——“天地长白跨越1000场,一场到长白山必看的演出”。大型梦幻情景传奇秀《天地长白》以古老的人参文化为主线,通过人参女与采参男的传奇爱情故事,生动诠释了长白山人参文化,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关东民俗文化、萨满文化等。
叫响“清爽吉林”品牌
吉林夏季平原平均气温13℃至25℃,东部山地在20℃以下,体感温度凉爽舒适,素有“22℃夏天”的美誉。近年来,“清爽吉林·22℃的夏天”的品牌形象日渐深入人心。
长白山景区夏季平均气温在15℃到20℃左右,因纬度和海拔因素影响,在垂直高度不到3公里范围内,可以观赏到差异明显的从温带到极地的垂直景观带。
正是由于长白山气候瞬息万变,作为主峰的天池常常云雾缭绕、若隐若现。站在长白山主峰俯瞰天池全貌,是来此游客的一个心愿。观赏自然美景的同时,游客还可在长白山松江河段、森林大峡谷等多处景点坐上皮筏体验漂流,感受清爽吉林。
除长白山外,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在吉林大地铺展出各具风情的旖旎风光;西部河网密布,湿地与湖泊交相辉映,鱼虾鲜美,水鸟栖息。像5A级旅游景区长春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青山绿水松花湖、长白山望天鹅火山国家地质公园、世界A级湿地白城向海保护区、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的松原查干湖、辉南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等,都是消夏避暑的理想之地。
中青旅联科目的地营销事业部总经理葛磊认为,旅游品牌定位一般有两个出发点,一是功能的出发点,二是情感的出发点。“在我看来,‘22度的夏天’是具体可感的旅游功能,强调吉林夏季气候的凉爽,而‘清爽吉林’进一步强调了吉林的生态优势,给了吉林旅游个性化情感标签。”
壮大避暑休闲产业
据统计,2017年5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吉林全省消夏避暑休闲季共接待游客10027.35万人次,同比增长16.18%,实现旅游收入1759.04亿元,同比增长21.27%,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50%。避暑休闲正从资源产业向特色产业转变。
吉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杨安娣说,吉林要综合施策,深耕细耘,持续打造,避暑休闲要从资源产业变为特色产业。要努力构建森林避暑、滨水体验、避暑康养、避暑名城、避暑地产、休闲农业、休闲文化“七位一体”的避暑休闲核心产业体系,突出山水清奇、森林清谧、田园清馨、文化清醇、生活清逸、舌尖清香的“六清”产品体系,努力将吉林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消夏避暑目的地。
当前,吉林集中打造和推广境内东线、南线、西线覆盖全域的特色避暑休闲精品线路和“最美高铁”“鸭绿江黄金自驾线”等明星产品。“京彩汇吉林”“浙里出发去吉林”等区域合作品牌,也成为拓展夏季客源市场的重要引擎。
位于长春的长影世纪城今年再次投资2000万元打造的灯彩文化节,覆盖园区35万平方米,是去年长影世纪城“消夏灯彩嘉年华”的延伸。记者看到,现场精心布置多种灯光造型,灵动多姿、时尚炫目,让人应接不暇。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朴峰介绍,目前,当地精心设计了“养心延边,与大森林一起呼吸”“精致延边,长白山下休闲之都”等精品线路。延边还会以长白山为中心,打造登山、健身、徒步穿越、漂流产品;以生态康养为目标,充分挖掘延边森林生态资源、温泉养生资源;积极打造延边自驾风景道,开发自然生态观光、城市休闲放松、乡村民俗文化、出境旅游等为一体的自驾休闲产品。
克雷埃逊营销策划公司 智汇文旅规划设计院 申智工程咨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