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文化,为乡村旅游“点睛”
发布时间:2018-10-16浏览量:2674

       山水相依的徽州乡村,历来从容而宁静,却从不失斯文。天人合一的村落布局、美轮美奂的徽派民居、恬淡淳朴的田园牧歌,在不经意间把徽文化精华演绎得淋漓尽致。到徽州乡村的旅行者,不仅仅是为了风景,更是为了体验一种有别于眼前的生活方式,感悟以徽文化为内核的传统文明。

       乡村聚落因故事而诱人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著名诗人海子在诗中描述的幸福意境,表达了人们对远方某种诗意栖居的向往。如今,越来越多久居“水泥森林”的城里人,一有机会便遁入深山或拥抱大海,只为远离城市的喧嚣,让心灵获得休憩。
  
       徽派建筑是徽文化的标识和载体。 2010年起,黄山市投入95.52亿元,对3358处古建筑进行全面保护利用,在全省率先探索古民居产权规范流转机制,并通过地方立法出台保护条例。目前,全市打造了民宿客栈、艺术会所、传统手工作坊、主题博物馆等古建筑新业态1114处,丰富了文化旅游内涵。
  
       朱升是明代开国谋臣,曾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策定江山。在朱升的家乡休宁县溪口镇祖源村,当地村民没料到的是,原本破败的老宅子甚至残壁断垣也成了稀罕物。近两年来,来自上海的庞焕泰流转了村中50多幢民居,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皖南最大的民宿群“梦乡村”,村头的祠堂也建成了村史馆。走进这些外表斑驳的民宿,家电和卫浴设备应有尽有,再配以根雕、奇石和明清家具,巧妙平衡了传统文脉和现代生活的位差。
  
       山垄、小溪、竹林、茶园、田野,看似一处处普通的乡村小景,与有故事的徽派民居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让徽州民宿弥漫着原生态的“艺术范”。黄山市旅游部门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市精品民宿有1987家,占全省的40%以上。今年国庆长假期间,全市乡村民宿客房入住率达98%以上,基本上家家都是客满。

       户外行摄因情怀而迷人
  
       春花夏风、秋叶冬雪。对山水相济、人文共美的黄山来说,四季皆景、无处不景,吸引了海内外的观光客特别是摄影爱好者。香港国际摄影大师陈复礼在黟县木坑蹲守了17天,拍出了获国际金奖的摄影产品 《翠竹堆青》,从此木坑竹海名扬遐迩;黄山脚下的翡翠谷,因是华语电影第一部荣获奥斯卡金像奖影片 《卧虎藏龙》的拍摄地而名声大噪。因为摄影作品的传播,黟县塔川与四川九寨沟、新疆喀那斯、北京香山并称为中国最美的四大秋色观赏地;歙县石潭成为国内最美油菜花海十大“网红”;黟县成了全国接待人数最多的美术写生基地。
  
       2011年起,黄山市结合建设美丽乡村、发展全域旅游,在全国率先打造“百佳摄影点”,大力发展“摄影+”产业,推出集摄影写生、户外健身、观光休闲、民俗体验、研学修学等于一体的行摄主题旅游线路,把游客引导和分流到更远更广的乡村。
  
       地处大山深处的歙县璜田乡蜈蚣岭村,是当年全省学大寨的典型,当地群众30多年挖山不止,硬是用石头蘸着汗水与鲜血,在陡峭的荒山秃岭上,开辟出1200多亩连绵起伏的高山梯田,成为全省最“年轻”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蜈蚣岭入选“百佳摄影点”后,许多游客慕名而来,村里办起了8家“农家乐”,有60多位村民吃起“旅游饭”,茶叶、菊花、笋干等农产品变成了旅游商品,在家门口就身价上涨。如今,蜈蚣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摄影采风、励志教育、户外休闲和农事体验,今年前三季度旅游接待收入超过50万元。
  
       黄山市文联主席、摄影产业办公室主任吴绍辉介绍,市里出台了国内首个摄影产业专项规划,打造“百佳摄影点”179个,开发了20多条线路、10大类50多个摄影系列产品,以摄影为主题的农家乐、酒店(客栈)发展到600多家,超过1万人直接从事摄影接待服务,摄影成为最具情怀和影响力的文化产业。

       民俗展演因“温度”而动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孕育了古徽州千姿百态的风土人情和形形色色的能工巧匠。在这里,黄帝炼丹的传说,让唐玄宗改黟山为黄山;“十里不同音”的徽州方言,被人们誉为 “古汉语活化石”;“叠罗汉”的民间戏耍,可探溯古时体育与杂技的嬗变;“大方茶”是包括西湖龙井在内的扁形茶的鼻祖;徽墨歙砚则稳坐中国文房四宝的交椅。即便在偏远山村,也时有“山间茅屋书声响,放下扁担考一场”的场景。
  
       作为徽州文化的核心发祥地,黄山市仅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涉及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舞蹈、戏曲、民间手工技艺等14大类1325个项目,种类和数量均为全省第一,拥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33人、省级145人、市级669人。
  
       黄山市文化委负责人介绍,市里与故宫博物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故宫博物院徽派传统工艺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和故宫学院徽州分院相继落户黄山,提升了非遗保护、传承和利用水平。目前,黄山市复活了一批徽州民俗艺术村,挖掘、整理、编排了《跳钟馗》《目连戏》等100多个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戏曲和民俗节目,打造了文创、非遗、艺术等特色小镇,使众多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与游人见面,推进了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村民为主、游客参与,让徽州乡村文化可感知、可体验、可消费、可享受。无意间,徽州文化在慢慢渗透、口口相传,徽学因此成了与藏学、敦煌学并列的中国三大地方显学,成为黄山旅游最具优势的竞争力;日复一日,越来越多的山区群众从重构乡村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中,开阔了视野,转变了观念,也摆脱了贫困和落后。

广州智汇景区管理公司  北京智汇景区管理公司
克雷埃逊营销策划公司  智汇文旅规划设计院  申智工程咨询公司
CopyRight 2019 广州智汇旅游景区管理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11769号 粤公网安备 44188102000090号
网站建设:唯诺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