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溪塔:葡萄沟美景牵手畲文化,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发布时间:2018-10-22浏览量:5075

       近年来,得益于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福安市穆云畲族乡溪塔村葡萄沟美景融合独具魅力的畲文化,让村民收入不断增加。

       浪漫的水上葡萄沟

       溪塔村,原名溪亭,蓝姓始祖蓝恒虎之孙蓝圣涵与蓝圣求,于明朝万历十六年(1588年)从广东潮州迁居此地,在这片沃土延续血脉。《穆云畲族乡志》记载,溪塔为宁德最大的蓝姓迁途起始地,也是闽东蓝姓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史称“溪塔蓝”。

       溪塔属丘陵地带,一年四季树木葱郁、鸟语花香。当地畲民依托村落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种植刺葡萄、水蜜桃、芙蓉李、枇杷、柿子等水果。溪塔人种果素有经验,当地尤以盛产刺葡萄而闻名。与水结缘的溪塔人,因地制宜沿溪种植千亩刺葡萄,年产量达1500多吨,成就了“一村一品”的葡萄产业。

       山因水活,水因山媚。穆阳溪支流秀溪、茶园溪从溪塔村前流过。畲族群众在种植刺葡萄时,充分利用溪面空间搭架栽培,让葡萄藤蔓自然交错穿插,从而绵延出一条长达6公里的水上葡萄沟,与新疆吐鲁番葡萄沟、河北昌黎葡萄沟并列为“中国三大葡萄沟”。这里的葡萄架下有涓涓涧水,别有浪漫情调。2016年,溪塔葡萄沟荣获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和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葡萄分会联合授予的“中国最美葡萄沟”称号,声名远播。

       美了村庄富了乡亲

       每年时至白露节气,溪塔村刺葡萄便进入全面成熟之期,整个葡萄沟挂满了一串又一串宛如玛瑙的刺葡萄,果园风光令人心醉,也催热了当地特有的“葡萄沟经济”。刺葡萄是穆云畲族乡独具特色的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全乡现有刺葡萄种植面积8000多亩,年产量达1.6万吨。作为该乡刺葡萄原产地的溪塔村,历来重视引导果农注册商标、打响品牌。村里统一组织技术培训,加上规范生产、包装、销售流程,该村刺葡萄由粗放的生产销售方式向品牌化、规模化经营方式转变。近年来,依托葡萄产业,溪塔村又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采摘季有时一个周末游客就多达四五千人。不出门也能卖特产,许多果农兼吃“旅游饭”,腰包一天天鼓了起来。

       丰收节里分享喜悦

       近年来,溪塔村在传统农事节庆中不断推陈出新,每年此时以刺葡萄采摘、畲文化旅游为特色,吸引四方游客来此赏美景、分享秋收“吃新”喜悦。漫步在水上葡萄沟畔碎石路,游人们宛如走入“星河长廊”。穿过藤蔓的阳光星星点点洒落在溪滩,山涧中的水流也闪耀着点点波光。

       一条连接溪塔、虎头两个畲村的9公里游步道,沿途可见“孩儿撑伞”“古桥头”等古老畲村遗迹,为游客展现浓郁的农耕文化景观;村中畲族文化展馆集聚畲俗史物,畲家古织布机、草鞋架、木犁、风箱、水车……让游人重拾乡愁记忆。“借助一年一次的秋收节庆活动,带动农副产品、手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销售,‘葡萄沟+’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新模式,有效促进了村民们丰产增收。”穆云乡乡长钟文说。

       生活在白云山下的这些畲族同胞,就这样用刺葡萄扮美了新畲村,丰收的果实,甜了畲民的生活,也醉了游客的心。

广州智汇景区管理公司  北京智汇景区管理公司
克雷埃逊营销策划公司  智汇文旅规划设计院  申智工程咨询公司
CopyRight 2019 广州智汇旅游景区管理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11769号 粤公网安备 44188102000090号
网站建设:唯诺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