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旅游的“火苗”从这里燃起
发布时间:2018-11-26浏览量:2428

       1963年冬,北国冰城哈尔滨和往年一样银装素裹、千里冰封。当年的元宵节,上千个用水桶、脸盆等简单工具制作的冰灯亮相兆麟公园,一时间万人空巷,并引发全国报纸、杂志的广泛报道。正是从这时起,哈尔滨的冰灯景观逐渐风靡全国。

       小小的火苗在晶莹剔透的冰里熠熠生辉,亲眼目睹的人们无不惊奇于这种冰火交融之美。冰灯这种源自于古代东北渔民就地取材的照明工具,在1963年登上中国冰雪旅游的舞台。

       正是从这上千个冰灯中透射出的微弱灯光,逐渐照亮了我国冰雪旅游的发展之路。每年11月中下旬,冰城哈尔滨夜晚的气温会降至冰点。奔流不息的松花江也会在未来近一个月的时间内,结出半米多厚的冰层。松花江结冰后,一群拥有特殊技能的匠人,便会集结到江面上,为整个城市切割出装饰冬季的巨大完整的冰块。家住松北区的王丽娟老人,是哈尔滨乃至全国最早的采冰人。直到现在,她依然每年都坚持在采冰的第一线,一如30年前初次登上松花江冰封的江面一样。

       “当年兆麟公园的冰灯火了之后,全国各地甚至还有外国人都来这里参观,后来我们的冰灯师傅就开始制作更大规模的冰灯,并用冰灯做出很多壮观的建筑物。”王丽娟说:“想要建大型的冰雕建筑,必须有更大的冰块作为材料,于是我们开始像采矿一样,将松花江上半米厚的冰块切割下来,送到市区用于修建冰灯、冰滑梯等。”有了松花江上的采冰场,哈尔滨的冰灯,便开始从单一的景观展示向冰雪旅游综合业态体系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冰雪旅游发展越来越快。

       时间倒回到1982年,这年冬天,一批又一批奔着“冰灯”而来的港澳台客人来到哈尔滨。在安排港澳台客人观赏冰灯的同时,负责接待的哈尔滨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发现,港澳台客人不仅爱哈尔滨的冰灯,也对哈尔滨的白雪有着浓厚的兴趣。于是,设立“冰雪节”的设想便油然而生了。经过两年多的筹备,1985年1月5日,在冰灯游园会所在地兆麟公园南门外,中国冰雪旅游产业迎来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节日——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以后每年1月5日都会举行为期1个月的哈尔滨冰雪节。

       首届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仅一个月时间就接待国内外游客200多万人次,其中国外及港澳地区的游客1.2万人次,同比增加60%,旅游外汇收入增加84.5%。

       进入20世纪90年代,采冰人王丽娟的团队,早已告别了最初的冰镩,用上了专业的轮锯,切割的冰块也从40厘米增加到超过60厘米。“有了这种超大型的冰材,不仅可以做得更大冰灯,也可以成倍地扩大各种冰雕的规模和体积,甚至可以建造超大型冰建筑。”王丽娟说道。很快,依托宏伟冰建筑,更为宏大的冰雪旅游创意脱颖而出。

       1999年年底,在千禧年到来之际,原国家旅游局决定举办相关庆典活动,哈尔滨获得了与原国家旅游局联办的机会。面对“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哈尔滨推出了规模空前的超大型冰雪艺术精品工程——哈尔滨冰雪大世界。

       当时,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位于松花江段江心沙滩,全长1030米,最宽处25米,总占地面积近20万平方米,总用冰量6万立方米,总用雪量13万立方米,5000余名建筑工人参加建设,投入大小运冰车辆600余台。工程于1999年11月22日开始前期工作,12月4日开始施工,历时33天,于12月25日竣工验收。从此,这个超大规模的冰雪主题公园每年冬季都会准时“赴约”,以最美的姿态迎接世界各地的游客。2017年,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7712.77万人次,是2012年的1.52倍,旅游总收入1177.47亿元,是2012年的2.12倍……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初具规模,长达半年的封冻期正在为这座城市创造巨大的效益。

       时下已经入冬,一如40年前,哈尔滨又迎来了新一个冰雪旅游季,整个城市都在等待着一场冰雪之约。

广州智汇景区管理公司  北京智汇景区管理公司
克雷埃逊营销策划公司  智汇文旅规划设计院  申智工程咨询公司
CopyRight 2019 广州智汇旅游景区管理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11769号 粤公网安备 44188102000090号
网站建设:唯诺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