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旅游+”功能打造产业发展格局
“自治区党委已经确定,‘十三五’期间,新疆旅游要实现由‘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的转变。”自治区旅游局党组书记李冀东表示,推动全域旅游是中国旅游业面对新形势、新理念、新问题、新趋势提出的新的发展战略、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是五大发展理念在旅游业上的具体应用和体现,是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具体抓手,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国家旅游局确立的今后重点工作之一。
据介绍,今年2月,国家旅游局提出了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在全国确立了262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其中昭苏县、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温泉县、布尔津县、巴里坤县、吐鲁番市、阿勒泰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10团,8个县市团场位居其中。事实上,新疆推进全域旅游的工作始于2013年,当时的昭苏县就是最早实施起步的,今天已经形成了围绕旅游打造各个产业的发展格局。
“昭苏县依托独特的自然禀赋,突出‘特色为要、文化为魂、自然为基、人民为本’,因地制宜、抢跑起步,制定实施‘全域九大行动’。”昭苏县委书记钱志福介绍说,昭苏县探索出一条以旅游引领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新路径:高位规划了“两核三环”(以旅游业和马产业为核心,三大旅游环线为脉络,对县域资源进行差别化串联)旅游空间布局,着力构建集草原风情、特色产业、生态城镇、民俗体验、康养度假于一体的全域旅游体系;投入6.5亿元,实施节点服务区项目23个,打造以夏塔为品牌,各级景区纵列分布的层级景区(点)序列;因地制宜布局了43个旅游综合服务停靠点,不断丰满全域景观;依托“伊犁马”这一核心竞争力,将天马旅游文化园作为中心,推出马术夏令营、骑马观景游、亲子体验游等马背体验活动,多元化构建旅游服务产品体系;实施“旅游+”战略,形成“全域旅游”与马产业、现代畜牧业、绿色工业、观光农业、康养产业、文化体育事业等特色产业相辅相成,实现旅游“产业全域联动”;组建旅游投资公司、交通运输投资公司、旅行社,设立智慧旅游公司、酒店管理公司,有国有公司作支撑,进而整合全社会要素资源,打通金融单位、国家项目和财政之间的关系,形成上下资金联动,在关键节点援疆资金强力投入,为全域旅游注入新活力,实现旅游“治理全域覆盖”,稳步推进集信息、门票、管理三大功能为一体的“全域一卡通”工程;加大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目标任务、基本常识的宣传,深化各族人民群众参与旅游意识,引导各族群众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大限度地确保本地居民共享全域旅游发展带来的实惠和好处。
克雷埃逊营销策划公司 智汇文旅规划设计院 申智工程咨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