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万达城正式开业,这是一年内的第三座万达城。据悉,合肥万达城总投资近300亿元,预计年接待量超2000万人次,被王健林寄予厚望。
万达城的加速复制,正推动万达加快业务转型。根据万达发布的财报,其文化集团上半年收入290.3亿元,同比增长57.1%。随着万达城遍地开花,万达文化旅游板块的增长才刚刚开始。
这让王健林有了叫板迪士尼的底气,未来万达城还将落地全国各大城市,总数或达到15至20座,从而围猎上海迪士尼乐园。
万达城与迪士尼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包括一些经典游玩项目,如花车巡游、飞越地平线等。但从根本来说,双方依托的模式并不一致。
万达实际上靠的是旅游地产,而迪士尼靠的是文化IP。因为早年万达就是靠商业地产起家,不过随着房地产逼近天花板,商业地产一蹶不振,这才转投文化旅游业。但房地产的基因却没有被万达所抛弃,而是融合到了文化旅游产业协同发展。
迪士尼则不同,其是特有的“影视娱乐驱动型”,即通过打造文化IP,形成影视娱乐、主题公园、消费产品等环环相扣、互帮互助的财富生产链。主题公园只是迪士尼中的一环,而不是全部。
对万达来说,缺乏知名度高的文化IP,是其开展主题公园业务的一大掣肘。不过,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不乏一些知名的故事和人物,只要策划好并运用得当,万达不必过分担心IP内容的问题。
所以,双方模式其实有很大不同,并无优劣之分。旅游地产的发展前景同样大好,已是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国已有5324个企业涉足旅游地产。
除了像万达这类的传统房地产商,还有一些传统旅游企业也在加速布局旅游地产,如港中旅、华侨城、中旅等。旅游地产的日渐升温,甚至吸引了一些传统的制造业企业,如联想、金杯等。
旅游地产的开发模式也日益多元,包括了景点型、度假型、商业型、住宅型。万达城的模式就属于景点型开发,利用主题公园、娱乐设施等旅游景点开发先行带动房地产发展,具有异地复制、产业链优势。
克雷埃逊营销策划公司 智汇文旅规划设计院 申智工程咨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