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壁上种出万亩槐花林,大冶采矿人吆喝起文化旅游
发布时间:2018-08-03浏览量:2850

       湖北黄石大冶铁矿万亩槐花林,遮天蔽日。不远处,矿冶峡谷横亘,444米深的“亚洲第一天坑”如一只硕大的漏斗镶嵌在群山之中,雄奇壮观。

       石山披绿装,岩壁槐花开。经过几十年努力,废渣上种出亚洲最大硬岩复垦基地,石头上种树,世界惊叹;“天坑”变成国家矿山公园、4A级景区,每年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破墙透绿、回填植绿,从地下到地上,从黑色到绿色,面对资源枯竭的巨大压力,大冶铁矿走出一条因地制宜的生态转型之路。

       建成我国首座国家矿山公园

       曾经,这里采出铁矿石1.34亿吨,对新中国工业发展贡献巨大。经百年开采,矿石产量锐减,东露天采场闭坑,资源接续成为阻碍矿山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据了解,矿山确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矿山”目标,决定开发工业旅游,构建人与环境和谐共生、资源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

       2006年,大冶铁矿成为我国首座国家矿山公园。“弘扬矿冶文化、展示人文特色,打造科普教育、科研教学、文化展示、环保示范四大基地。”阎红勇说,依势而建日出东方、矿冶天坑、石海绿洲、雉山烟雨、矿业博览、井下探幽、芯动乐园、天坑飞索等八大景观,个个特色独具。公园里建起矿业博览园、矿山博物馆,一项项殊荣接踵而来:第二家“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擦亮黄石矿冶文化品牌

       大冶铁矿的转型发展,得到黄石市、铁山区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深度挖掘大冶铁矿1790余年的矿冶文化价值,以矿冶文化为主线,贯穿矿区主轴,建旅游大道、商业步行街、世界铁城旅游广场等13个重点项目,完善公园配套,打造以矿山公园为核心的“铁文化”主题旅游区。

       在槐花林铺土,见缝种花,让林海变身四季花海,季季有花看;建露营基地,在林海、花海中仰望星空;建大型游客中心,集吃、喝、游、乐、购、住一体;建横跨天坑的玻璃栈道,感受在天坑上行走的惊险;开放天坑底部游,换一种角度和视野看天坑;利用采完的矿井,开发井下采矿游,体验神秘的井下世界……

       即将开行的黄石旅游小火车,串起一个个工业遗址,公园是最后一站。阎红勇说,将在天坑岩壁上表演灯光秀,打造一场以矿冶文化为主的大型主题晚会,吸引游客留下来。

       铁山区因矿建区,城区与矿区融为一体,相生相荣。铁山区文化体育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将继续推动公园提档升级,树立特色旅游品牌形象,大力促进工业旅游与新兴产业、新型业态跨界融合发展。

广州智汇景区管理公司  北京智汇景区管理公司
克雷埃逊营销策划公司  智汇文旅规划设计院  申智工程咨询公司
CopyRight 2019 广州智汇旅游景区管理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11769号 粤公网安备 44188102000090号
网站建设:唯诺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