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公园里的演艺其实可以走得更远(下)
发布时间:2016-02-16浏览量:2407
导读       "在中国的旅游演艺中,如果要分派系,那么除了山水实景演出派,另一派实力强劲的则属于主题公园演艺派。甚至,主题公园里的演艺比山水实景演艺出现的更早,形式更多样。"

第五,学会自我否定,不断创新

很多演艺项目它是有一定的市场周期的,也就是说演艺类似于服装一样,也会过时的,不能一成不变的,游客也会厌倦的,游客的追求也是无穷的。这时需要像主题乐园的游乐设备一样,要根据市场的喜好进行主题内容的修正及表现方式手段的提升,避免主题内容落入平庸,表现力欠缺。如《烟雨洪江》既没有请大师执导,也没有刻意追求“高大上”的舞台,迄今已进行了5次改版,主题内容及表现手段不断出新,目前几乎每场演出都处于爆满的状态。

第六,成本控制

很少有旅游演艺能够实现像“千古情”系列一样有快速盈利的能力,而即便是宋城演艺,也一直在严控投资成本。演艺除了硬件投入,人工密集型的演出行业运营中较大的成本便是演职人员的费用,还有营销成本。如拉斯维加斯《Ka 秀》,每排练一次就需要1.5 万美元的费用,“这是常人难以承受的运营成本”;还有万达《汉秀》,有20个世界顶级大师,186名演员,170名运营管理人员,它的花费将会是多大?还有设备运行、市场渠道开拓、产品的刷新等等,它的损耗是巨大的,因而需要从投资到运营都要严控成本。

最后,要合旅情,服务落地,雅俗共赏

旅游演艺的观众主体是大众旅游者,而非文化艺术界的专业人士,千万不要有高高在上的姿态,内容主题要让大众看得懂、看得欢,看得简单。如少数民族歌舞、英文、外文是否应该有字幕?演艺项目的时长是否合理,观众会不会很累?座位的空间,指引标识系统等等需要切切实实地考虑游客的实际需求。

主题公园里的演艺项目,丰富了主题公园的旅游内容,并且由于旅游演艺产品的融入,让主题公园的竞争力、吸引力也相应得到提升。

广州智汇景区管理公司  北京智汇景区管理公司
克雷埃逊营销策划公司  智汇文旅规划设计院  申智工程咨询公司
CopyRight 2019 广州智汇旅游景区管理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11769号 粤公网安备 44188102000090号
网站建设:唯诺科技